免费无码婬片AAAA片上门服务,熟女 - 91Porn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 shineu新漁生物 Thu, 24 Apr 2025 08:04:35 +0000 zh-CN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5.8.1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3/cropped-111216-32x32.png 蛋白質 – 四川新漁現(xiàn)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 32 32 雙蛋白熱潮:營養(yǎng)新風尚引領健康飲食革命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227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227.html#respond Thu, 24 Apr 2025 08:04:21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7227 當下,全球食品行業(yè)正掀起一股“豆奶”熱潮。此處的“豆奶”,不僅涵蓋豆乳、豆?jié){等植物蛋白飲品,更聚焦于“大豆+奶制品”的雙蛋白模式。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明確倡導“將牛奶、豆制品視為膳食必需品”,雙蛋白正從餐桌角落崛起為新主角。

雙蛋白:飯碗質量的守護者

我國蛋白質資源相對稀缺。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(shù)據顯示,2024年大豆產量2065萬噸,同比下降0.9%;牛奶產量4079萬噸,同比下降2.8%。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“促進鮮奶消費”,2025年進一步強調鞏固大豆產能、助力奶牛產業(yè)。于農業(yè)發(fā)展而言,大豆、牛奶產能提升是穩(wěn)住國人“菜籃子”的關鍵;就居民膳食而言,為推進國民營養(yǎng)計劃,國人餐桌亟需一場“雙蛋白革命”。

近20年來,我國居民飲食結構發(fā)生巨變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主任金暉指出,一方面,肉類食品攝入量逐年攀升,2018年居民紅肉平均攝入量達101.2克,豬肉明顯超標;另一方面,奶類、大豆類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量始終偏低。

與魚肉、禽肉等白肉相比,豬肉等紅肉脂肪含量高,過量攝入易致肥胖。加之我國居民偏好油炸煎炒等烹飪方式,肥胖率逐步上升。國家衛(wèi)健委《體重管理指導原則(2024年版)》警示,若不加以遏制,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70.5%,心腦血管病、糖尿病等慢病也將同步增加。因此,亟需在紅肉攝入上做“減法”,而豆、奶則是補回蛋白質缺口的良好選擇。

2017年,《國民營養(yǎng)計劃(2017-2030年)》明確提出發(fā)展“雙蛋白工程”,鼓勵針對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研發(fā)相關產品。2024年,“全民營養(yǎng)周”將主題定為“奶豆添營養(yǎng),少油更健康”。這種雙蛋白模式的推廣,關乎飯碗質量,更關乎國人的營養(yǎng)與健康。

然而,國人普遍不重視豆、奶攝入?!吨袊用裆攀持改希?022)》建議,正常成年人每日大豆或相當量制品的推薦攝入量為15~25克,但《中國居民營養(yǎng)與慢性病狀況報告(2020年)》顯示,超2/3居民未達標;數(shù)據顯示,2020年我國居民日均烹調油攝入量達43.2克,而奶及奶制品攝入量僅35.6克,“喝”油量多于喝奶量。金暉表示,這與國人營養(yǎng)認知不足、普遍乳糖不耐受、不習慣豆腥和奶腥味等有關。

豆+奶:營養(yǎng)協(xié)同效應顯著

作為豆、奶的代表,豆?jié){、牛奶不僅形似,蛋白質含量也相當,分別是每百克(均值)含3克和3.3克;均為低升糖飲品,飽腹感強。而且,豆和奶均可制成風味獨特的發(fā)酵食品。其中,腐乳、豆豉等發(fā)酵豆類的蛋白質被分解為多肽、氨基酸等,營養(yǎng)更高,豆腥味也沒了;酸奶、奶酪等發(fā)酵乳品中,大分子乳糖被分解為小分子,更好吸收,B族維生素增加了。

即使相同點眾多,大豆及其制品、奶及奶制品也不可相互替代,因為這兩者各有優(yōu)勢且互為補充?!吨袊用裆攀持改希?022)》將每日攝入奶制品的量提升至300~500毫升,同時要求攝入大豆及其制品。

豆:活性成分多、低脂無乳糖。與奶及奶制品相比,大豆及其制品中的植物蛋白更低脂且不含乳糖,適合乳糖不耐受人群,還含有異黃酮、皂甙、植物甾醇、角鯊烯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,可抗氧化、調血脂,預防心血管疾病。對女性而言,大豆異黃酮的結構與雌激素十分相似,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模仿、干擾效果,“遇高則抗,遇低則補”,即體內雌激素水平高時,異黃酮與其爭搶受體,起到抑制效果;水平較低時,則發(fā)揮弱雌激素效應,彌補部分不足。因此,更年期女性的雌激素驟然下降,適合多吃些豆制品。

奶:蛋白比例好、高鈣易吸收。雖然每百毫升牛奶僅含3.3克蛋白,但飲用方便、消化率較高。與大豆蛋白相比,牛奶中的動物蛋白含所有必需氨基酸,且比例符合人體需求。其中,酪蛋白、乳清蛋白在促進肌肉生長、修復方面表現(xiàn)出色,更適合健身人群、術后康復人群。需強調的是,奶及奶制品中的鈣含量更豐富、吸收率高,堪稱天然食物中難以替代的鈣來源。一杯牛奶(300毫升)約含300毫克鈣,滿足了成年人每日鈣需求量的1/3,可有效促進骨骼健康。

奶+豆:查漏補缺提營養(yǎng)。豆類膳食纖維豐富,可促進胃腸蠕動,但牛奶基本不含膳食纖維;大豆蛋白含有較高比例的賴氨酸,牛奶中含量相對較少,但蛋氨酸、色氨酸的比例相對高,兩者一起食用可實現(xiàn)奇妙互補,使膳食纖維、氨基酸的配比更合理,更利于機體的吸收利用,達到營養(yǎng)“1+1>2”的效果。

需要提醒的是,特殊人群或要面對“二選一”的難題。比如,對全素食、蛋奶素人群來說,大豆類食物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,蛋白質含量可達35%,建議全素食人群每天攝入50~80克豆類,蛋奶素人群為每日25~60克;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患者更適合喝牛奶,但若合并高血脂,建議選擇低脂或脫脂奶,或用嘌呤含量稍低的豆腐、豆腐干代替豆?jié){;消化功能差的人不適合一口氣喝完一整杯牛奶或豆?jié){,可以少量多次攝入,或者選用酸奶等發(fā)酵產品;喝奶易長痤瘡、牛奶過敏患者,建議回避牛奶。

增豆加奶:精準計算,花樣搭配

對大多數(shù)人來說,每天喝一杯牛奶和一杯豆?jié){就可達到推薦量。但是,豆制品、奶制品不只一種形式,安排每日或每周的攝入量時,需精準計算。

25克大豆有多少?若按蛋白質含量換算,25克大豆相當于300克豆?jié){、165克內酯豆腐、140克南豆腐、100克北豆腐、55克香干、55克素雞、40克千張、40克豆腐絲、25克黃豆粉。若對其進行營養(yǎng)分級,北豆腐(老豆腐、鹵水豆腐)優(yōu)于南豆腐(嫩豆腐、石膏豆腐),“吊打”內酯豆腐;對于“濃縮版”豆腐們,豆干、千張、豆腐絲,優(yōu)于脂肪含量高的油豆皮、腐竹。

因沖泡方便,不少品牌推出了各類豆?jié){粉,多為18克/包、20克/包,大致接近一日所需“豆量”,建議購買時選擇單一原料為黃豆、黑豆,不添加白砂糖、蔗糖、麥芽糖漿、麥芽糊精等成分的純豆?jié){粉。

300毫升牛奶有多少?如果以鈣含量為基準,300毫升牛奶相當于300克酸奶、3片奶酪片(約50克)、40克奶酪(干酪)、30克全脂奶粉。就營養(yǎng)價值而言,純牛奶中,巴氏殺菌奶優(yōu)于常溫奶,均比調制乳、含乳飲料等健康;在酸奶中,低溫酸奶優(yōu)于常溫酸奶,且以零添加、無糖為佳,風味酸奶含糖量高,不建議選擇。

日常飲食中,大家可根據個人口味和實際情況,靈活調整“雙蛋白”的種類和攝入量,將其融入三餐,尤其是紅肉攝入過多的人群。比如,早餐把粥換成豆腐腦、酸奶,或喝一袋豆?jié){粉加一盒牛奶;炒菜時把一半紅肉換成豆腐干、千張;燉菜時加點凍豆腐;和面時,可用適量豆?jié){或牛奶代替水;做肉餡或丸子時,用北豆腐替換部分肥肉。

最后,“雙蛋白”達標的同時,整體飲食仍需保持均衡,保證足量的蔬果、肉類和谷物攝入,才能構建全面的飲食結構,守護健康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227.html/feed 0
充足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,關乎每個人的體質和健康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170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170.html#respond Thu, 10 Apr 2025 02:03:56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7170 據農業(yè)農村部官網消息,3月17日,農業(yè)農村部、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、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三部門聯(lián)合印發(fā)了《中國食物與營養(yǎng)發(fā)展綱要(2025—2030年)》,其中指出:“要把營養(yǎng)和健康需求貫穿到食物生產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費和食品研發(fā)等全過程,更加注重生產富含優(yōu)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食物,推動營養(yǎng)化加工。”文件倡導每日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,人均每日優(yōu)質蛋白質攝入量占50%以上,人均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增加到25~30克。

為何這兩類營養(yǎng)素受到重視?這一舉措旨在解決當前我國居民營養(yǎng)過剩與不足并存、膳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,助力健康中國戰(zhàn)略實施。對于個人來說,只有科學合理地將優(yōu)質蛋白與膳食纖維融入日常飲食,不僅要吃飽,更要吃好,食物與營養(yǎng)攝入均衡合理,才能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筑牢根基。

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于維持身體機能至關重要。所謂優(yōu)質蛋白質,是指那些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、數(shù)量充足、比例適當?shù)牡鞍踪|,人體對其利用率高。優(yōu)質蛋白質的來源主要包括動物性食品,如瘦肉、魚類、禽類、蛋類及奶制品等,也包括某些植物性食品,如大豆及其制品。研究表明,適量攝入優(yōu)質蛋白有助于增強免疫力,促進肌肉生長與修復,同時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也有保護作用。對于生長發(fā)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,優(yōu)質蛋白質更是長高長壯的必備營養(yǎng),助力身體構建全新細胞與組織。老年人適當補充優(yōu)質蛋白,可減少肌肉流失,維持身體機能。

膳食纖維是指食物中不被人體胃腸消化酶所分解的、不可消化成分的總和,包括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溶性膳食纖維,主要存在于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和豆類中。膳食纖維雖不能被人體消化酶分解吸收,但對健康的貢獻不可小覷。朱旭崢指出,膳食纖維能改善腸道菌群,促進消化道健康,減少便秘問題,堪稱腸道的“清道夫”。水溶性膳食纖維,如燕麥麩皮中的β-葡聚糖,能在腸道內吸水膨脹,軟化糞便,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;非水溶性膳食纖維,像芹菜中的纖維素,可增加糞便體積,刺激腸道蠕動,加速排便。此外,高膳食纖維飲食還能幫助控制血糖水平,降低膽固醇水平,進而輔助控制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增加這兩類營養(yǎng)素的攝入量。

1.優(yōu)選低脂類蛋白質。在選擇肉類時,應優(yōu)先考慮低脂肪的種類,比如豬里脊肉、雞胸肉、牛腱子肉、魚肉、蝦肉,它們不僅富含優(yōu)質蛋白質,且脂肪含量較低。兒童、孕婦、老年人可增加奶類、魚蝦等易消化蛋白質的攝入。

2.提倡主食增加全谷物。將精米白面替換為全谷物,如雜糧米飯代替白米飯、全麥饅頭代替白饅頭、蕎麥面條代替白面條、雜豆粥代替白粥、燕麥片代替普通早餐麥片,可顯著提高膳食纖維攝入量。需要注意的是,應當循序漸進增加膳食纖維,避免短期內過量攝入導致腹脹。

3.每日餐食宜豐富。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應相互補充,如早餐搭配雞蛋與豆?jié){,午餐選擇魚肉加豆腐。此外,每餐盡量包含一份新鮮蔬菜或低糖水果,這樣既能豐富餐桌色彩,又能補充豐富的膳食纖維。

4.烹飪方式要健康。采用健康的烹飪方式,如蒸、煮、燉等,減少油炸、燒烤等高脂高鹽的烹飪方式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7170.html/feed 0
老年人補蛋白跟著狀態(tài)走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40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40.html#respond Thu, 15 Aug 2024 02:38:54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6340 隨著年齡增長,老人營養(yǎng)不良、骨質疏松、肌肉減少的風險都會增加。近日,英國《柳葉刀》雜志發(fā)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,全球65歲以上老人中,約1/4營養(yǎng)不良或有營養(yǎng)風險。文中指出,想預防營養(yǎng)不良,要密切關注蛋白質的攝入。老人利用蛋白質的能力下降,需要增加攝入量才能維持瘦體重和生理功能。老人胃液及胃蛋白酶分泌減少,胃液酸度下降,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能力減弱,所以應比成年人補充更多蛋白質,并根據不同狀態(tài)調整攝入量。

正常情況。歐洲食品安全局推薦,健康老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.83克?!吨袊用裆攀持改?2022)》結合65歲以上老人的特點提出,老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在每公斤體重1~1.2克。動物性食物富含優(yōu)質蛋白質,爭取每日攝入120~150克,其中魚肉40~50克、畜禽肉40~50克、蛋類40~50克、牛奶300~400毫升。大豆富含植物蛋白,也要多吃一點。每天推薦攝入大豆15克,相當于北豆腐45克,豆?jié){270毫升。

患病期間。生病老人的飲食應清淡、軟爛、易消化,同時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,以維持機體正常功能,攝入量每天要達到1~1.5克/公斤體重,優(yōu)質蛋白質最好占總蛋白質的50%以上。建議選擇雞蛋、豆?jié){、瘦肉、魚肉、豆腐等高蛋白食物。需要注意的是,患者在喝鯽魚豆腐湯、骨頭海帶湯、鴿子湯等傳統(tǒng)補湯時,一定要把里面的肉也吃掉,才能保證營養(yǎng)攝入。

病情嚴重。老人住院時,蛋白質攝入量需根據病情程度調整,一般來說,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增加到1.2~1.5克/公斤體重;高消耗狀態(tài)時,可達到2克/公斤體重。醫(yī)生和營養(yǎng)師會依據老人營養(yǎng)指標(如前白蛋白、白蛋白、血紅蛋白、電解質)、身體成分、肌力等進行營養(yǎng)評估。當結果顯示,患者無法單純依靠飲食改善營養(yǎng)狀況,就需要給予口服營養(yǎng)補充,即口服含有多種宏量營養(yǎng)素和微量營養(yǎng)素的營養(yǎng)制劑。口服營養(yǎng)補充應在兩餐間使用,既達到營養(yǎng)補充目的,又不影響正餐,推薦攝入量為400~600千卡/天。如果蛋白量仍然不夠,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乳清蛋白。

運動后。老人進行坐位抬腿、靜力靠墻蹲、舉啞鈴、拉彈力帶等抗阻運動,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體功能。與此同時,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最好增加到1.2~1.5克/公斤體重,讓鍛煉效果更顯著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老人每日三餐要保證,最好再吃兩三次加餐。加餐可選擇豆奶、豆腐腦、牛奶等食品。不吃肉甚至不吃蛋的素食老人,要多從豆類及各種堅果中獲取蛋白質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40.html/feed 0
老年人要多吃點蛋白質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37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37.html#respond Thu, 15 Aug 2024 02:35:51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6337 近日,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編著的《中國居民膳食營養(yǎng)素參考攝入量(2023 版)》(以下簡稱《參考攝入量》)正式發(fā)布。與10年前的版本相比,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蛋白質推薦攝入量有所增加。

隨著年齡增長,老年人的機體代謝與中青年人有很大不同,比如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,瘦體組織減少,脂肪組織相對增多;消化吸收功能與排泄能力不同程度地減弱;肝臟及腎臟功能減退,與消化功能降低相互影響;部分內分泌代謝改變,如男女分別出現(xiàn)雄激素及雌激素減少,影響代謝。這些改變都導致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?!暗蔷唧w要增加多少,缺少科學研究的支持。因此在10年前的版本中,老年人的蛋白質推薦攝入量與普通成年人(18~65歲)相同,為0.98克/(千克·天)?!?/p>

近年來,國內外利用先進的穩(wěn)定同位素示蹤技術進行研究,為制定老年人蛋白質需要量提供了直接、關鍵的科學依據。最終結果明確,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1.17克/(千克·天),按老年男性61公斤、老年女性53公斤的體重代表值來算,每天分別應攝入72克、62克蛋白質。

目前,我國很多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不足。2019年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顯示,我國50%~60%的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達不到舊版《參考攝入量》的推薦值。楊曉光稱,如果按照新標準衡量,蛋白質攝入不足的老年人數(shù)量會更多。之所以會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一方面是因為老人飯量小、吃得少,食物總量攝入不足;另一方面是很多老人的膳食結構不好,主食配點下飯菜就能湊合一頓,富含蛋白質的肉、蛋、奶、豆制品等吃得少,即使每頓都很飽,也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。楊曉光認為,想提高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,可以從三方面入手:

不要刻意控制食量。老人的健康體質指數(shù)[BMI=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]高于成年人。近日,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新發(fā)布的《中國高齡老年人體質指數(shù)適宜范圍與體重管理指南》,將高齡老人的體質指數(shù)適宜范圍提高到22~26.9。因此,老人不要為了控制體重刻意少吃。

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,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?!秴⒖紨z入量》指出,參考日本、韓國、法國的數(shù)據,綜合考慮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、蛋白質攝入狀況,我國18~64歲成人蛋白質攝入占總能量的百分比(蛋白質供能比)應為10%~20%,65歲及以上老年人應為15%~20%?!?0年前的版本中,老年人蛋白質供能比的最低值也是10%,這次提高到15%,就是為了督促老年朋友改善膳食結構,保證蛋白質攝入?!?/p>

調整進食時間和烹飪方式。老年人如果正餐吃得少,可以在早午餐和午晚餐之間各安排一次加餐,盡量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,比如一杯牛奶、一個白煮蛋等。還可以通過調整烹飪方式增加食量,比如將肉剁成餡,制成包子、餃子、肉丸等,這樣更易咀嚼;相比于直接吃豆類,豆制品的種類豐富,老年人可以挑選愛吃的品種,更易吃足量。進食困難、食欲差、尤其是體重正在下降的老年人,應該到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咨詢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適當食用營養(yǎng)補充劑。下面,推薦一份食譜,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替換同類食品。

早餐:香菇菜包(小麥粉50克、香菇5克、青菜50克),30克白煮蛋,250毫升豆?jié){,10~20克奶酪;

加餐:200克柚子;

午餐:赤豆飯(大米75克、小米10克、赤豆25克),青椒土豆絲(青椒100克、土豆100克),腰果雞?。ㄑ?0克、雞腿肉50克),紫菜蛋湯(紫菜2克、雞蛋10克);

加餐:300毫升牛奶;

晚餐:黑米飯(大米50克、黑米25克),小黃魚燉豆腐(小黃魚50克、北豆腐50克),清炒菠萊(200克),梨(100克)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337.html/feed 0
身體出現(xiàn)這5個現(xiàn)象,要考慮身體是否已經缺乏蛋白質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254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254.html#respond Mon, 29 Jul 2024 01:47:26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6254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,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。當人體喪失蛋白質總量的20%會直接導致死亡。蛋白質缺乏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發(fā)生,處于生長發(fā)育階段的兒童更為敏感,易患蛋白質-能量營養(yǎng)不良。蛋白質缺乏可出現(xiàn)疲倦、體重減輕、貧血等,尤其出現(xiàn)以下5個現(xiàn)象時,面診醫(yī)師排除其他疾病原因后,要考慮身體是否已經缺乏蛋白質,可遵醫(yī)囑及時干預。

5個身體現(xiàn)象提示你缺蛋白質

1.指甲病態(tài)

指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,若長期缺乏蛋白質,指甲會變軟、變脆、生長慢、易斷裂。

2.頭發(fā)變脆、變細

頭發(fā)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質,為了保存能量和儲存蛋白質,身體會減少頭發(fā)中蛋白質的含量,這樣頭發(fā)就會發(fā)黃、變脆、變細,干燥而沒有光澤、容易脫落。

3.肌肉松弛

蛋白質是構建和修復肌肉組織的關鍵,若缺乏蛋白質,肌肉會減少、松弛,力量下降,影響運動能力。

4.水腫

血液里也是含有蛋白質的,長期缺乏蛋白質會使血漿內的滲透壓下降,血管里的水分滲透到血管外的組織里,引起水腫,通常下半身會先開始水腫。自己可以這樣檢測:用手按壓身體,如果凹痕很久沒消退,那可能是出現(xiàn)了水腫。

5.免疫力下降,經常生病

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,免疫細胞無法快速修復和增殖,缺乏蛋白質會導致免疫力低下,經常生病。

蛋白質需要攝入多少?

一般來說,成年女性攝入的蛋白質,最低不要低于55克/天,成年男性最低不要低于65克/天。

對于65歲以上的老年人、孕期和哺乳期女性、素食群體以及健身人士等特殊人群,具體攝入量還要有所增加。

蛋白質補充絕非多多益善

目前有腎功能不全的人群比率還是比較高的,有些人只是因為沒有體檢從而沒有及時發(fā)現(xiàn)。如果腎功能異常,過量蛋白質會給腎臟造成負擔,導致病情加重。

優(yōu)質蛋白不能少

饅頭、米飯也可以為人體提供不少蛋白質,但這類主食中的蛋白質不是優(yōu)質蛋白。

優(yōu)質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有雞蛋、牛奶、黃豆(大豆)、魚類和瘦肉(白肉、紅肉)。

優(yōu)質蛋白質攝入量應該達到一天所需蛋白質總量的1/2到2/3。

一般成人每日吃夠6樣寶

適量主食:男性6兩以上,女性5兩以上,生重,大約提供20多克蛋白質;

1-2袋牛奶:300-500克,300克牛奶大約提供10克蛋白質;

1個雞蛋: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大約提供7克蛋白質,膽固醇高的人可以隔日吃1個雞蛋;

3兩瘦肉:水產+禽肉+畜肉,凈重,大約提供30克蛋白質;

25克大豆:相當于大約2-3兩豆制品,可提供10克左右蛋白質。

一斤蔬菜半斤果:生重,提供約5克蛋白質。

以上蛋白質含量為粗略估算,不同食材以及不同品牌,具體含量會有差別,尤其不同的豆制品會有一些數(shù)據差異,總的來說就是按照膳食寶塔圖來安排飲食。有的朋友對重量沒概念,可以參考一個雞蛋大概重50-60克(約一兩重)。

對于有忌口疾病的特殊人群,飲食遵醫(yī)囑。

(來源: 于康 北京青年報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教授)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6254.html/feed 0
糖尿病老人最容易蛋白質不足!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5860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5860.html#respond Tue, 02 Apr 2024 02:09:25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5860 《中華糖尿病雜志》近期發(fā)布了《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(2024版)》。用了十七個章節(jié),從老年糖尿病及其并發(fā)癥的流行病學、診斷、分型、預防、教育、管理、用藥等多方面,在2021版指南基礎上,對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徑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和優(yōu)化。

新發(fā)布的中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 強調了哪些營養(yǎng)治療要點?

大家都知道,對于所有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,“營養(yǎng)治療”都是治療基礎,應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全程。這對于實現(xiàn)血糖、血壓、血脂控制目標,維持目標體重,以及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并發(fā)癥均具有重要作用。

在本次指南的營養(yǎng)治療部分,除了再次強調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營養(yǎng)評估和營養(yǎng)風險篩查的重要性,還特別強調了以下幾點。

關鍵點1:營養(yǎng)治療方案的制訂,務必個體化

由于老年人已經在長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(改變起來較為困難),應當基于老人固有的飲食習慣,結合他們改變飲食結構的意愿強烈程度、健康食物的獲取能力等做適當調整。

關鍵點2:監(jiān)測碳水化合物的“質”與“量”

以延緩血糖升高、減少血糖波動、改善血脂水平為目標,在老年人能力范圍內(比如咀嚼能力、胃排空能力、消化能力等等),在進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時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不過,指南并沒有給出碳水化合物的具體攝入量,因為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尚無定論”。同時提到:胃輕癱和胃腸功能紊亂的老年患者,需避免過量攝入膳食纖維。

關鍵點3:關注老年患者三餐中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與蔬菜的進食順序

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進食時間延后(也就是放在每一餐的后半段吃),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增加幅度,幫助餐后血糖更平穩(wěn)。

關鍵點4: 需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入

保證飲食能量攝入充足,以避免肌肉蛋白分解,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較低,需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入。指南特別建議:以富含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的優(yōu)質蛋白質攝入為主(如乳清蛋白)。另外,長期食物攝入不均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
本文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就是“關鍵點4”,是關于蛋白質的。蛋白質對于老年人的身體狀況來說非常重要!接下來就是需要強調的重要核心內容。

不同身體情況的老年人分別需要多少蛋白質?

健康老年人需每日攝入蛋白質 1.0-1.3克/千克;

合并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每日攝入蛋白質 1.2-1.5克/千克。

合并肌少癥或嚴重營養(yǎng)不良的老年人每日至少攝入蛋白質1.5克/千克。

有糖尿病的老年人,就屬于“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”。他們與沒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,發(fā)生營養(yǎng)不良的風險更高,發(fā)生肌少癥的風險也增高。因此,尤其需要重視飲食蛋白質的攝入量是否達標。除動物蛋白外,也可選擇優(yōu)質的植物蛋白。

在體重達標、能量攝入充足的前提下,一名60千克體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72-90克蛋白質,一名70千克體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84-105克蛋白質,以此類推。

蛋白質攝入若都來自肉蛋奶魚 容易給老年人腎臟增加負擔

當我們看到這些克數(shù)的時候,一定不要誤以為要吃夠可以提供這么多克蛋白質的肉蛋奶魚豆腐!因為:這個克數(shù)包括了植物性食物(糧食、蔬菜、水果)所提供的蛋白質!它們至少提供我們全天蛋白質攝入量的1/3以上哦!

如果上述所需蛋白質的克數(shù)都來自肉蛋奶魚豆腐會怎樣?——老人的蛋白質攝入量有可能會超標,并給腎臟增加代謝負擔(先假設他們能吃進去那么多的動物性食物+豆制品)。

如何學會自己計算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?

糧谷類:不同品種蛋白質含量差異較大,比如:燕麥米和標準小麥粉的蛋白質含量比普通大米小米多一倍以上。如果采購的糧食外包裝上有營養(yǎng)成分表,能一目了然每100克這種谷類的蛋白質含量。如果外包裝沒有,或者買的散裝糧食,可以按照每100克平均6克蛋白質的量來計算。因此,如果老人一天吃了200克生重的主食,就獲得了12克左右的來自糧食的蛋白質。

奶類:外包裝上都有營養(yǎng)成分表,每100克含2.5-4.0克蛋白質不等。如果老人一天奶制品總量350毫升,一般都能獲得不少于10克蛋白質(往往比這個量高)。

雞蛋:一個整雞蛋大約提供7克左右蛋白質,蛋清、蛋黃各提供3.5克蛋白質。

瘦肉及水產:豬牛羊雞鴨魚蝦貝蟹的蛋白質含量略有不同,可以粗略按每100克瘦肉部分提供18-20克蛋白質計算。如果老人一天吃了150克瘦肉或水產(生重),約等于30克蛋白質。

豆制品:內酯豆腐和日本豆腐的蛋白質含量低一些,老豆腐含量高一些,與豆腐的“結實”程度及用料有關。大家可以按平均每100克提供5-6克蛋白質粗略計算。

蔬菜水果:按一天400-500克蔬菜和200-250克水果(都是生重),大致提供總量5-6克蛋白質。

堅果種子類:按照平均每100克提供20克蛋白質計算即可。如果一天吃了30克左右,約獲得5-6克蛋白質。

如果按上述食物量完成全天飲食,家里老人可獲得約75克蛋白質,這對于體重60千克左右的老人,肯定達標了。而對于70千克體重的老人,如果按上訴各組食物量,額外再加50克生重糧食和150毫升奶制品,也能達標,否則就不夠。

年歲較大或患有其他共病的老人吃不夠蛋白質該怎么辦?

以上是假設老人食欲佳、咀嚼吞咽能力正常、消化功能正常的量。但如果老年人歲數(shù)偏大,或患有其他共病,則很有可能通過食物吃不夠這些量。在全天飲食能量充足的基礎上,如果老人沒有能力吃夠肉蛋奶魚豆這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,可以借助蛋白質補充劑。

市面上的蛋白補充劑多以粉狀為主,也有少量液態(tài)形式的。無論何種質地,建議首選乳清蛋白來源的產品,其次是乳清蛋白+大豆分離蛋白,再然后是大豆分離蛋白或其他植物蛋白來源的產品。

相比而言,乳清蛋白補充劑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更高,大豆及其他植物蛋白的價格更親民。如果老人的消化道癥狀較嚴重、消化吸收困難,也可以選擇水解蛋白或小分子肽配方的蛋白質補充劑。不過這類產品價格更高,因此不推薦沒有消化問題的老人使用。

關鍵點1:如何正確選擇蛋白質補充劑?

對于普通非水解配方的蛋白質補充劑,大家可以通過對比“配料表”及“營養(yǎng)成分表”來選擇。在配料表標注質地相同、蛋白質來源相同的前提下(比如都是來自乳清蛋白,且都是粉狀),看營養(yǎng)成分表上每100克產品實際含蛋白質的克數(shù),越高表示該產品實際可以提供的蛋白質的量越多。

例如,產品A中每100克產品含75克蛋白質,而產品B中每100克產品含85克蛋白質,那就選B。當然,也要對比價格,選擇自己認為性價比更合理的。

以大豆、豌豆、糧食等為蛋白質來源的蛋白粉,總體上價格會更親民,但蛋白質的含量和吸收率會比乳清蛋白來源的略低一些,大家可以量入為出選擇。

還有個小知識點:沒有蛋白質含量100%的蛋白粉,所以,在折合成實際吃進肚的蛋白質的量的時候,需要自己手動計算。

關鍵點2:如何正確使用蛋白質補充劑?

根據前面提供的天然食物所含蛋白質的量,可以大致計算出家中老人經由天然食物攝入的蛋白質的量。如果沒有滿足需要量,缺多少就額外服用多少蛋白質補充劑。

比如缺10克蛋白質,那就額外補充12-15克蛋白質粉??梢约尤胫?、谷物糊糊、牛奶、豆?jié){等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里。

如果老人同時存在肌少癥問題,需要額外服用更多的量,以實現(xiàn)通過全天飲食+蛋白質補充劑達到 1.5克/千克的蛋白質攝入目標。

如有條件,最好能求助醫(yī)療機構的營養(yǎng)師,在評估老人飲食及營養(yǎng)風險后,給出具體的飲食及營養(yǎng)補充劑使用方案,會更為穩(wěn)妥。

(來源:人民網? ?作者:劉遂謙 科普工作者、臨床營養(yǎng)師、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會員)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5860.html/feed 0
蛋白質對免疫系統(tǒng)有多重要?老人尤其要注意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4045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4045.html#respond Wed, 20 Apr 2022 05:17:50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4045 機體的營養(yǎng)狀況與免疫系統(tǒng)的強弱密切相關,在各種營養(yǎng)物質中,蛋白質、氨基酸與機體免疫系統(tǒng)的關系尤為密切。尤其對老年人來說,基礎免疫力相對低下、抵抗力較差,補充蛋白質營養(yǎng)更具特殊意義,充足的蛋白質營養(yǎng)補充有助于老年人對自身免疫系統(tǒng)的維持和穩(wěn)定。

為什么蛋白質營養(yǎng)不良

常發(fā)生在老年人群中?

蛋白質營養(yǎng)不良是指因機體蛋白質嚴重缺乏引起的營養(yǎng)不良綜合征,常有皮膚黏膜蒼白、皮下脂肪減少、毛發(fā)脫落等癥狀,還會伴有低蛋白性水腫、腹部膨脹等發(fā)生。該病多見于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,老人也可發(fā)生。

對老人來說,由于咀嚼功能不良、味覺減退、食欲下降等原因,老年人經常出現(xiàn)進食量明顯減少,易引起膳食蛋白質攝入不足;而長期慢性疾病、代謝狀況改變等因素又使得老年人對蛋白質的生理需求增加。因此,蛋白質營養(yǎng)不良也常發(fā)生在老年人群中。

蛋白質營養(yǎng)不良會加劇年齡相關的肌肉損失,是導致老年人肌肉衰減癥及衰弱綜合征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的重要因素。同時,它還與老年人住院時間延長、術后并發(fā)癥增加、感染以及死亡率增高等不良臨床結局密切相關,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、臨床預后以及健康壽命影響重大。

日常生活中

怎樣“食補”蛋白質?

保持體內各類氨基酸的充足、平衡,才是維持健全免疫力和強健體魄的關鍵。
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薦: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應攝入1.0-1.2g蛋白質每千克體重,且動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等優(yōu)質蛋白應占總的膳食蛋白質攝入量的30%-50%。

因而目前推薦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肉類(包括豬肉、牛肉、羊肉、禽肉以及動物內臟等)40-75g,水產類40-75g,蛋類40-50g,奶制品300g,全谷類和雜豆類50-150g,堅果類10g。

這幾類人群

要慎重補充蛋白質

但是蛋白質的需求也要因人而異,以下幾類人群要慎重補充:

1.腎臟疾病患者:為減輕腎臟代謝負擔,蛋白質的攝入量要適當減少,且要以攝入優(yōu)質蛋白為主;

2.尿酸增高及痛風患者:為了控制體內的嘌呤含量,需要控制動物性蛋白的攝入量;

3.營養(yǎng)不良者或康復期病人:應相應地增加蛋白質攝入量,必要時可依照自身情況,在日常飲食基礎上每天增加10-20g的乳清蛋白或牛奶蛋白等蛋白質補充劑,以滿足機體需求。

我們都知道,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機體生長發(fā)育甚至智力發(fā)育,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以及精力不足等,但是蛋白質補充過量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蛋白質攝入過量一般是指長期攝入超過35%總熱量的蛋白質,這會增加機體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,導致腸道內毒素堆積,甚至會影響機體骨密度引起骨質疏松。

文/孫建琴(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常務理事、老年營養(yǎng)分會副主任委員)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4045.html/feed 0
生命起源中最早代謝蛋白質“現(xiàn)身”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2515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2515.html#respond Mon, 01 Feb 2021 07:04:30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2515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上撰文指出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了負責地球生命新陳代謝的蛋白質結構的起源,這些簡單的分子為地球的早期生命提供了動力,并可充當化學信號,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等團隊用來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。

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6日報道,在最新研究中,羅格斯大學“地圈和微生物祖先中的納米機器的進化”(ENIGMA)團隊的科學家追溯了酶(蛋白質)從現(xiàn)在到很久之前的進化歷程,發(fā)現(xiàn)了35億到25億年前,生命進化過程中最早的兩個代謝蛋白質。ENIGMA項目旨在揭示催化生命最早期階段的最簡單蛋白質的作用。

在最新研究中,ENIGMA團隊研究了兩個蛋白質“折疊”:與鐵—硫化合物結合的鐵氧還原蛋白折疊、與核苷酸(DNA和RNA的組成部分)結合的“羅斯曼”折疊。他們認為,這兩個折疊很可能是早期新陳代謝的最早結構。而且,有證據表明,這兩個折疊可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。如果是真的,這個祖先可能是地球生命第一個代謝酶。

研究人員解釋稱,蛋白質是氨基酸鏈,氨基酸鏈在空間中3D路徑被稱為折疊。鐵氧還原蛋白是現(xiàn)代蛋白質中發(fā)現(xiàn)的金屬,可讓電子在細胞周圍穿梭以促進新陳代謝。電子流經固體、液體和氣體并為生命系統(tǒng)提供動力,其他行星系統(tǒng)也必須存在相同的電力,才能讓生命繁衍生息。

ENIGMA首席研究員保羅·G·福爾科夫斯基說:“我們認為,生命由很小的部分組成,這些部分隨后制造出細胞,最終制造出像人類一樣復雜的生物體?,F(xiàn)在我們已經找到了生命的基石,正是這些組成部分最終導致了細胞、動物和植物的進化。”

研究合作者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授維卡斯·南達則表示:“我們對生命在地球上是如何起源的知之甚少,最新研究使我們能深入了解并發(fā)現(xiàn)了最早的代謝蛋白質?!?/p>

據悉,研究人員將在實驗室開展測試,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,并希望據此管窺其他星球的生命如何起源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2515.html/feed 0
營養(yǎng)專家評出“優(yōu)質蛋白質十佳食物”,戰(zhàn)勝了90%的食材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758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758.html#respond Tue, 28 Jul 2020 05:11:22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1758 蛋白質是除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外,人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(yǎng)素之一,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(yī)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更是把蛋白質稱為“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”,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。然而哪些食物能補充蛋白質呢?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全民營養(yǎng)周專家組給你列一份食物清單,讓你補足身體所需的蛋白質。

受訪專家:

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八醫(yī)學中心營養(yǎng)科主任 左小霞

北京大學基礎醫(yī)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 王月丹

蛋白質,抗病毒的關鍵營養(yǎng)

人體各種免疫細胞都由蛋白質組成,抗體、細胞因子、溶菌酶和C反應蛋白等免疫分子,本質上也都是蛋白質。

當人體抵御外來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入侵時,免疫系統(tǒng)的成分會被激活和大量消耗,如果不能及時補充,機體的抗感染免疫能力和免疫系統(tǒng)內部調節(jié)能力就會下降,從而導致感染惡化。

因此,蛋白質對抵抗病毒感染至關重要。

一般情況下,肉類中蛋白質的消化率為92%~94%,奶類中的為97%~98%,雞蛋中的可達98%左右,而谷物、蔬菜、水果中的植物蛋白消化率普遍在80%以下。

不過,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比較獨特,屬于優(yōu)質蛋白。加工成豆腐等豆制品后,消化率可達92%以上。

根據《2002~2012年中國居民能量營養(yǎng)素攝入狀況及變化趨勢》報告顯示,人們對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逐步增加,人均蛋白質攝入量已基本充足(成年男性每日65克,成年女性每日55克)。

但從飲食結構來看,人們從豬肉等肉類中獲取的蛋白質偏多,而從蛋類、奶類、水產品等低脂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嚴重不足,造成攝入的脂肪、膽固醇等可能過多,增加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疾病風險。

由此可見,張文宏推薦吃魚肉、牛奶、雞蛋補充優(yōu)質蛋白質不無道理。

優(yōu)質蛋白質食物TOP10

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全民營養(yǎng)周專家組對常見食物進行了營養(yǎng)評價,通過兩個指標選出了排在前十名的“優(yōu)質蛋白質十佳食物”。

指標一:“數(shù)量”,即“蛋白質含量”,指每100克這種食物中蛋白質的數(shù)量。

指標二:“質量”,即“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”,氨基酸評分得分越高,說明蛋白質質量越好,機體越容易吸收利用。

01.雞蛋

雞蛋蛋白質含量在13%左右,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。

此外,雞蛋中維生素種類齊全,礦物質如鈣、磷、鐵、鋅、硒等的含量也很豐富。

建議:健康人每日吃一個雞蛋,蛋白蛋黃都要吃。

02.牛奶

牛奶營養(yǎng)成分豐富、組成比例適宜、易消化吸收,可以提供優(yōu)質蛋白質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和鈣等。

因為牛奶是液態(tài)食物,水分含量高,所以蛋白質含量只有3%。但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體需要,屬于優(yōu)質蛋白質,并且飲用方便,很容易達到幾百克的攝入量,所以,牛奶是很重要的蛋白質食物來源。

建議:每人每天攝入300克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。

03.魚肉

魚類富含蛋白質、脂類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5%~22%,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,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賴氨酸,屬于優(yōu)質蛋白質。

魚類肌纖維細短,組織柔軟細嫩,較畜、禽肉更易消化。

魚類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(DHA和EPA),適量攝入有利于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病風險。

04.蝦肉

蝦肉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和煙酸、鈣、磷、鐵等成分,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6%~23%,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。

蝦肉含有豐富的鎂,這種礦物質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(jié)作用。

建議:成人每日水產品攝入量為40~75克。

05.雞肉

雞肉蛋白質含量為20%左右,雞胸肉是許多健身增肌人群喜歡的蛋白質來源,其脂肪含量低,還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,尤其是油酸和亞油酸。

雞肉含有多種利于人體消化的氨基酸,同時也是銅、鐵、鋅等礦物質,以及B族維生素、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。

此外,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磷脂類,對人體發(fā)育具有重要作用。

06.鴨肉

鴨肉的營養(yǎng)價值與雞肉類似,蛋白質含量約為16%。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,所以味道鮮美。

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。鴨肉鉀含量豐富,接近300毫克/100克。

07.瘦牛肉

瘦牛肉的蛋白質一般在20%以上,其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,且比例均衡,人體吸收利用率高。

牛肉的脂肪含量比豬肉、羊肉低,在10%左右。此外,牛肉中還富含礦物質(鉀、鋅、鎂、鐵等)和B族維生素。

08.瘦羊肉

瘦羊肉蛋白質的含量在20%左右,其礦物質含量豐富,銅、鐵、鋅、鈣、磷的含量高于許多其他的肉類。

羊肉中含有的成人必需氨基酸與總氨基酸比值達40%以上,人體吸收利用率高。

09.瘦豬肉

瘦豬肉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0%,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。

豬肉中含有豐富的磷、鉀、鐵、鎂等元素,是人體所需礦物質元素的重要來源。豬肉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維生素。

建議:每天攝入畜禽肉類總共40~75克。

10.大豆

大豆包括黃豆、黑豆和青豆。

作為唯一上榜的植物來源蛋白,大豆含有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質、不飽和脂肪酸、鈣、鉀和維生素E等。大豆中蛋白質含量約為30%~40%,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質相似,而且富含谷類蛋白缺乏的賴氨酸,是與谷類蛋白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。

此外大豆還含有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,如大豆異黃酮、植物固醇、大豆低聚糖等。

建議:每天攝入15~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豆制品。

25克大豆相當于72.5克北豆腐、140克南豆腐、365克豆?jié){,55克豆腐干。

攝入多少蛋白質最合適?

在攝取蛋白質的時候要遵循均衡合理的原則。對普通人群而言,蛋白質攝入足量即可,并不是越多越好。

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的膳食寶塔來搭配飲食,就可以滿足我們每天所需的蛋白質,即:

每人每天應攝入富含優(yōu)質蛋白的畜禽肉類40~75克、水產品40~75克、蛋類40~50克,大豆和堅果類25~35克,奶及奶制品300克。

正常情況下,人體不能儲存蛋白質,多余的需要隨尿液排出體外,攝入過多就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
成長發(fā)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、孕婦或哺乳期婦女、消化能力減弱的老年人、免疫力差或虛弱的人、手術后康復期的病人,如果日常飲食無法滿足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蛋白質補充劑。

健身人群,為提高肌肉中蛋白合成效率,往往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,但額外補充劑量最好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.25克的標準。

肥胖超重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的人群,應盡量選擇魚、蝦、雞、蛋、奶、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。

腎功能不全、肝功能損傷、蛋白質過敏等人群則要在醫(yī)生指導下限制或減少蛋白質攝入量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758.html/feed 0
蛋白質,抗病毒關鍵營養(yǎng)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213.html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213.html#respond Sun, 26 Apr 2020 05:21:51 +0000 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?p=21213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(fā)以來,多位專家提出,防病除了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風、保持社交距離外,加強飲食營養(yǎng)也極為重要。其中,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(yī)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更是把蛋白質稱為“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”,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,例如,長途出行時用牛肉干充饑,喝魚湯時最好連魚肉一同吃掉,早餐吃牛奶雞蛋,而不是簡單地吃粥和咸菜……對于張文宏的建議,有的人表示不解,有的人提出異議,也有人表示支持。

受訪專家: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八醫(yī)學中心營養(yǎng)科主任 左小霞 ?? 北京大學基礎醫(yī)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、教授 王月丹

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石

蛋白質一詞,源于希臘文的“Proteios”,是“頭等重要”的意思。早在1838年,荷蘭科學家格利特·馬爾德就發(fā)現(xiàn),有生命的東西離開蛋白質就不能生存,因此蛋白質一直被譽為“生命的基石”。

蛋白質是除脂肪、碳水化合物以外,人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(yǎng)素之一。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八醫(yī)學中心營養(yǎng)科主任左小霞介紹,蛋白質由氨基酸線性排列構成,就像“一顆顆氨基酸的珠子串成了一條蛋白質項鏈”。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氨基酸有20種,其中有8種是人體需要且自身不能合成的,只能靠食物攝取,被稱為“必需氨基酸”。

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人體后,會被蛋白酶“切”成氨基酸或短肽,以便吸收進入血液;氨基酸在細胞核糖體中重組成人體需要的蛋白質,用于機體組織的構建及修補。這個過程中,氨基酸的構成越接近人體蛋白質,就越容易被消化吸收和利用。肉、禽、魚、蛋、奶中的動物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、數(shù)量充足、比例合適,因此屬于優(yōu)質蛋白。一般情況下,肉類中蛋白質的消化率為92%~94%,奶類中的為97%~98%,雞蛋中的可達98%左右,而谷物、蔬菜、水果中的植物蛋白消化率普遍在80%以下。不過,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蛋白比較獨特,屬于優(yōu)質蛋白。若直接吃黃豆、黑豆、青豆等豆類,蛋白質的消化率僅有60%,但加工成豆腐等豆制品后,消化率可達92%以上。

根據《2002~2012年中國居民能量營養(yǎng)素攝入狀況及變化趨勢》報告,在20世紀50~70年代,缺乏蛋白質導致的營養(yǎng)不良是我國居民的主要營養(yǎng)問題之一;如今,隨著生活水平提高,人們對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逐步增加,人均蛋白質攝入量已基本充足(成年男性每日65克,成年女性每日55克)。但從飲食結構來看,人們從豬肉等肉類中獲取的蛋白質偏多,而從蛋類、奶類、水產品等低脂動物性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嚴重不足,造成攝入的脂肪、膽固醇等可能過多,增加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疾病風險。由此可見,張文宏推薦吃魚肉、牛奶、雞蛋補充優(yōu)質蛋白質不無道理。

蛋白質的四大功用

近日,印度一項涉及1226人的調查顯示,缺乏蛋白質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,包括持續(xù)疲倦、身體疼痛、肌肉質量低下、脫發(fā)、血紅蛋白低下等。“在身體成長的各個階段,若蛋白質攝入不足,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?!弊笮∠颊f,兒童缺乏蛋白質主要表現(xiàn)為生長發(fā)育遲緩、消瘦、體重過輕等;成年人可出現(xiàn)疲乏無力、體力下降、水腫、傷口愈合慢、皮膚黯淡粗糙、脫發(fā)、免疫力不足等癥狀;老年人則可能引起肌肉衰減綜合征,出現(xiàn)步履蹣跚、平衡障礙等情況。這是因為,蛋白質在維持生命健康方面有以下四個重要功用。

細胞更新和修復的必備“原材料”。左小霞介紹,人體中蛋白質的含量僅次于水分,是大腦、內臟、血液、骨骼、皮膚、肌肉、毛發(fā)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例如,膠原蛋白可以讓肌膚更有彈性和光澤,血紅蛋白負責給各組織器官運輸氧氣,骨膠原蛋白保持骨骼韌性等。機體若缺乏蛋白質,就不能保障正常代謝或發(fā)揮功能,因外傷等因素被破壞的組織也不易修復。研究顯示,新冠病毒會損傷多種臟器細胞。一些新冠肺炎患者能否挺過“恢復器官功能”這一關,蛋白質攝入情況的影響很大。

免疫力的生理基礎。北京大學基礎醫(yī)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教授說,人體抵抗病原體感染的主要“武器”就是穩(wěn)定、強大的免疫系統(tǒng),而蛋白質是維持良好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生理基礎之一。人體各種免疫細胞都由蛋白質組成,抗體、細胞因子、溶菌酶和C反應蛋白等免疫分子,本質上也都是蛋白質。當人體抵御外來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入侵時,免疫系統(tǒng)的成分會被激活和大量消耗,如果不能及時補充,機體的抗感染免疫能力和免疫系統(tǒng)內部調節(jié)能力就會下降,從而導致感染惡化。因此,蛋白質對抵抗病毒感染至關重要。

生理功能的調節(jié)劑。人體就像“化學工廠”,正常運行離不開酶和激素。酶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,當其含量充足,相應的化學反應能快捷地進行,人就精力充沛;否則,化學反應變慢或被阻斷,人就容易生病。激素是確保各器官正常代謝的“指揮官”,例如,生長素能促進生長發(fā)育,甲狀腺激素能增強代謝過程,胰島素能降低血糖等。兩者都直接或間接與蛋白質有關。

維持生命的能量來源。內臟活動、肌肉收縮及生長發(fā)育等生命活動,都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供應。人體每日所需的能量中,有10%~15%來自蛋白質。

補充要均衡合理

“人們在攝取蛋白質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均衡合理的原則。”左小霞說,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的膳食寶塔來搭配飲食,就可以滿足我們每天所需的蛋白質,即每人每天應攝入富含優(yōu)質蛋白的畜禽肉類40~75克、水產品40~75克、蛋類40~50克,大豆和堅果類25~35克,奶及奶制品300克。左小霞強調,對普通人群而言,蛋白質攝入足量即可,并不是越多越好。正常情況下,人體不能儲存蛋白質,多余的需要隨尿液排出體外,攝入過多就會增加腎臟負擔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成長發(fā)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、孕婦或哺乳期婦女、消化能力減弱的老年人、免疫力差或虛弱的人、手術后康復期的病人,要尤其重視蛋白質補充。如果日常飲食無法滿足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蛋白質補充劑。一些健身人群,為提高肌肉中蛋白合成效率,往往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,但額外補充劑量最好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.25克的標準。肥胖超重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的人群,應盡量選擇魚、蝦、雞、蛋、奶、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。腎功能不全、肝功能損傷、蛋白質過敏等人群則要在醫(yī)生指導下限制或減少蛋白質攝入量。

王月丹提醒,如果想保持免疫系統(tǒng)強大而穩(wěn)定,需要有良好的生理基礎和心理狀態(tài)。除了保證均衡充足的營養(yǎng),還要堅持科學有序的作息、保持平和健康的情緒以及適宜的環(huán)境,檢討和改變損傷免疫力的不良生活習慣,如吸煙、喝酒、熬夜等。中老年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、惡性腫瘤和感染性疾病的高發(fā)人群,必要時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接種疫苗或服用調節(jié)免疫力的藥物。

左小霞強調,除了蛋白質,維生素A、E、C、D,鈣鐵鋅硒等礦物質,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,以及膳食纖維、益生菌、益生元等,對免疫力也非常重要。建議在保證優(yōu)質蛋白攝入的基礎上,主食增加全谷物、薯類等粗糧的占比,蔬果要新鮮豐富,適當增加菌藻類的攝入,長期吃素者應多吃一些豆制品,另外還要注意足量補水,每日1.5升~2升,均衡膳食才能維護健康。

]]>
http://m.schusterandbay.com/21213.html/feed 0
影音先锋男人资源av啪啪 | 欧美熟妇无码XXXXXX辛迪 | 小向美奈子A片在线观看 | 国产一区二区毛片多毛多水 | 国产真实乱了老女人视频 | 奶头大的一级A片一级 | 四川寡妇BBB搡BBB爽爽爽 | 国产免费一品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| 免费观看成人毛片A片小说 少妇的BBBB爽爽爽自慰 |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柚 | 黄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| EEUSS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| 国产成人婬片A片免费V8 |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野外 | 视色4se免费无码网站 | 丰满熟妇HEYZO无码 | 欧美暧暧精品美女A三级 | 免费看亚州1级内射 |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又硬的免费视频 |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在线观看 | 91丨九色丨肉丝高跟 | 午夜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| 中文字幕久久一二三区媚药他人妻 |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 | 日韩熟女人妻中文字幕背景 | 东北女人无套内谢毛片 | 精品国产丝袜自拍人妻 | 日本三级片在线播放 |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| www亚洲精品小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 |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| 69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|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88AV | 91在线无码精品秘 国产软件 | 国产无 码免费观看少萝 | 景音先锋日韩欧美制服亚洲 | 波多野结衣亚洲色 | 国产suv一区二区 | 四川少妇搡BBB搡BBB爽爽爽小说 |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| 绝色丰满少妇无码A片 |